滴點是指潤滑脂受熱溶化開始低落的最低溫度,是潤滑脂耐溫機能的重要指標之一。潤滑脂的滴點主要取決于稠化劑含量,還受到稠化劑的種類、基礎油種類和黏度、添加劑和制備工藝的影響: 
1、稠化劑種類的影響
皂基潤滑脂的滴點與脂肪酸皂中的金屬各類有關;皂基潤滑脂的滴點與制皂基稠化度所用脂肪的飽和程度、碳原子數多少都有關系。不同飽和工的油脂制成的鈉基潤滑脂或鈣基潤滑脂滴點都不相同,用飽和程度高的皂制成的潤滑脂滴點較高,鋰皂分子中碳原子數不同(脂肪酸種類不同),制成的潤滑脂滴點不同。碳原子數較少的脂肪酸鋰制成的潤滑脂地點較高。潤滑脂的滴點和稠化劑的溫度相轉變有關,不同皂基潤滑脂的滴點不同是因稠化劑高溫相轉變溫度不同,羥基潤滑脂滴點較低,因其稠化劑白蠟的熔點較低。
2、添加劑對滴點的影響
添加劑對潤滑脂滴點的影響隨添加劑種類而異,有些極壓添加劑對潤滑脂滴點影響較大。根據一些相關數據呈現,發現二苯胺和2-巰基苯并噻唑、三氯丙烯基醚對鋰基潤滑脂滴點影響較小,而三氯甲基磷酸酯對滴點影響很大,而且跟著用量增多(0.5%增加到2.0%)滴點也相應下降。含鉛化合物在潤滑脂中常用作極壓添加劑,它們對潤滑脂滴點也有影響。鉛化合物使潤滑脂的滴點降低,但降低程度隨鉛含量的加多而增大,此外,也隨鉛化合物的種類而異。
3、統一種稠化劑含量較多,潤滑脂的滴點也較高
但需說明,滴點本身并沒有絕對的物量意義,它不是潤滑脂的熔點,由于潤滑脂是由稠化劑和基礎油組成的,它沒有真正熔點,而是一個溫度范圍內逐漸軟化,滴點只是劃定的試驗前提下從半固態轉為液態溫度。
潤滑脂的滴點,固然沒有切當的物理意義,但研究潤滑脂時,往往但愿能夠獲得高滴點,由于滴點高意味著應用范圍寬。高溫潤滑脂的首要指標就是滴點,假如沒有高滴點就不具備高溫潤滑脂的使用前提。當然,機能良好的高溫潤滑脂,除了滴點高之外,還應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安定性和低的蒸發損失等,所以千萬不要進入“高滴點就是耐高溫潤滑脂的誤區”。 |